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要闻

守牢育幼底线 呵护美好童年——恩施州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幼有善育,民生所盼。


巴东县水布垭镇杨柳池小学附属幼儿园地处恩施州与宜昌市的交界处,距离巴东县城约150公里,地域偏远、条件艰苦。但在这里,孩子们与城区孩子一样,享受普及普惠、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杨柳池幼儿园服务范围覆盖10个行政村,最远辐射距离约50公里,现开设3个教学班,共有幼儿68名、教师7名。近几年来,巴东县教育局先后下拨学前教育资金85万元用于该幼儿园提档升级。其中,50万元用于教室、幼儿休息室改造,35万元用于购买教玩具及保健设施设备。目前,该幼儿园能满足90名幼儿享受与城区幼儿同等的生活、学习条件。

杨柳池幼儿园的提档升级,是我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州教育局通过加强州域统筹引领县域发展,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用机制创新补齐短板,持续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原生动力,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让每个孩子享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在普及普惠上下功夫,筑牢公平底线

学前教育是一项补齐教育短板的重点工程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我州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在规划、投入、管理方面体现公平。

近5年来,恩施市投入资金3.1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5所,增设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22个,新增幼儿学位4060个,全面推动标准化幼儿园创建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综合奖补等方式,扶持一批条件达标、管理规范的民办园自愿申请举办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持普惠率在85%以上。

宣恩县制定出台推进实施“两个比例”攻坚行动方案,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今年9月,宣恩县实验幼儿园将如期开园。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撤销两所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民办幼儿园。整合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合并成1所规模较大,园所条件、设施设备、人员配置更优质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来凤县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谋划新建公办幼儿园,切实解决县城“入公办园难”和公办园幼儿占比问题。

建始县新建建始县实验幼儿园、长梁镇民族幼儿园、长梁镇广龙幼儿园等多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720个,2024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预计可达到47%。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我州实现幼儿园“应建尽建”,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公办中心园,行政村也有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村级幼儿园,建立起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为保障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目前,恩施州普遍达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吴振说。

2023年以来,全州实施幼儿园工程建设项目10个,其中3个大项目、7个维修项目,投资金额达1300余万元。

目前,全州幼儿园达到582所。惠民政策之下,我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6%。


在健全制度上做文章,规范办园行为

近年来,我州多措并举,推动各地各幼儿园依法治教、依法办园。健全管理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幼儿园建设、教职工配备、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幼儿园“小学化”等专项治理,有效扭转部分幼儿园办园不规范问题。

在此过程中,我州各地各幼儿园涌现出不少值得借鉴的实践智慧。

以恩施市为例。该市坚持分类打造规范化幼儿园。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纠正“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不断提高幼儿园规范管理水平。修改完善《恩施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分类认定政策,合理确定城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制度,2010年以来,累计奖补资金2518.5万元,用于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出台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农村幼儿园提质等文件,推动市域内幼儿园保教质量整体提升。

来凤县积极落实《来凤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已完成3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工作,确保对普惠园的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的普惠率。自2018年起,该县在全州率先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出台《来凤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方案》,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为科学保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东县野三关福娃娃幼儿园建园之始就成立了党支部,确立了“幼儿为本,立德为先”的办园理念,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实际建立健全《幼儿园章程》《幼儿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不断探索依法治校,为幼儿园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各地各幼儿园在健全制度上做文章,不断规范办园行为,推动我州学前教育向上向好发展。


在专业引领上出实招,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入推进,各幼儿园在专业引领上纷纷出实招,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为积极回应群众“上好园”的需求,州民族幼儿园通过“支教+帮扶”助力乡村幼教振兴,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先后选派3名骨干教师驻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支教,因地制宜开设美育、劳动教育、游戏等幼教课程,吸引31名幼儿回流返园。为严重听力障碍孩子提供治疗费用10余万元,捐赠近3万元的户外游戏器材,为全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示范。

恩施市中心幼儿园与恩施市启智教育集团金龙片区建立“1+1+N”教联体,持续开展现场观摩交流、骨干教师来园跟岗、到成员园问诊把脉共研、送教送培送研等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在各班设置幼小衔接游戏区域,让幼儿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耳濡目染,学习幼小衔接的内容。教科室每月确定一项幼小衔接的检查内容,每班进行针对性练习,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咸丰县民族幼儿园教师廖静说。

为认真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咸丰县定期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结合《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要点》,从身心准备与适应、生活准备与适应、社会准备与适应、学习准备与适应四个方面指导教师精准施策。

“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有爱心、耐心,有自我和职业道德约束。带孩子,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急不得。”宣恩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教师韩璐说。宣恩县坚持“尊重孩子、尊重规律”原则,引导各地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和内涵建设,以“3x”(发现、实现、呈现)为课程目标,不断淬炼高素质、专技能、勤学习、乐奉献的保教队伍。

巴东县信陵镇托幼中心长期承担着全县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致力于打造和谐均衡发展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恩施州民族幼儿园、鹤峰县知行幼儿园充分发挥县城示范园的引领作用,与各乡镇幼儿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研讨教学难题,分享成功经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

“我州将探索和制订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用‘心’守护孩子的美好童年。”州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