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反馈】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2年全州教育重点工作调研课题和教育规划课题立项评审结果的公示
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州直及各县市申报的2022年全州教育重点工作调研课题49项和教育规划课题113项进行了评审,现将拟立项的2022年全州教育重点工作调研课题18项、教育规划课题86项进行公示(名单附后),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2022年5月7日至2022年5月12日)。公示期间如对公示的评审结果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材料或电子邮箱向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详实的佐证材料,以便调查核实。
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恩施市施州大道541号
邮政编码:445000
电子邮箱:1839511221@163.com
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5月6日
附件1
2022年全州教育重点工作调研拟立项课题统计表
编号 | 姓名 | 职务 | 工作单位 | 课题名称 |
02 | 严奉华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恩施州小学阶段课后服务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39 | 付 勇 | 教研员 | 恩施市研培中心 |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38 | 曾 威 | 教研员 | 恩施市研培中心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 |
31 | 向贤琼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恩施州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研究 |
26 | 邢洪武 | 教研员 | 咸丰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 中小学“六项管理”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23 | 袁玉荣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35 | 张少艾 | 教研员 | 来凤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内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 |
14 | 夏永洪 | 教研员 | 利川市研培中心 |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21 | 肖秀菊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25 | 李友望 | 教研员 | 咸丰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现状调查及改进提升研究 |
20 | 周 威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恩施州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现状调研 |
40 | 龚道敏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恩施州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
13 | 朱方仕 | 教师 | 利川市第一中学 | 县域高中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研究 |
36 | 周武海 | 教师 | 咸丰一中 | 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现状及质量提升研究 |
17 | 焦 珍 | 教研员 | 宣恩县教学研究室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 |
01 | 李小东 | 教研员 | 恩施州教科院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 |
41 | 杨艳丽 | 教研员 | 鹤峰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 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
42 | 张 玲 | 教研员 | 鹤峰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 |
附件2
恩施州2022年教育规划拟立项课题汇总表
编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单位 | 主持人 |
1 | 教师专业成长与校本教研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 周世福 |
2 | 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实践研究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 谭志西 |
3 | 新课程新教材的创新实践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新教材英语课堂活动资源库建设 | 恩施州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装备站 | 谭缤纷 |
4 | 基于“五项管理”背景下中小学生课堂作业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 朱春林 |
5 | 新时代深化中小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改革研究 | 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 向宏兵 |
6 | 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 恩施州教科院 | 汪文才 |
7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 恩施州教科院 | 严奉华 |
8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研究 | 恩施州教科院 | 段嵋芳 |
9 |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运用习作支架提升教学水平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 恩施州教科院 | 李小东 |
10 | 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 | 恩高芳华高级中学 | 孙作贵 |
11 | 恩施州乡土文化与高中历史 | 恩高芳华高级中学 | 边 莉 |
12 | 基于五育融合的音乐教育创新研究 | 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 | 郑 希 |
13 | 恩施州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 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 | 朱怀静 |
15 | “双减”背景下学科融合的实践性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的研究 | 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 田亚玲 |
16 | 开展家校劳动实践的策略研究 | 恩施市实验小学 | 牟红云 |
17 |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 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 | 郭秀林 |
18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研究 |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 卢莉 |
20 | 依托校内学农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与实践能力 | 恩施市金子坝街道江城希望小学 | 何芝静 |
21 | 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的“舞阳好课堂”实践研究 | 恩施市舞阳中学 | 谭东山 |
22 | 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策略 | 恩施市实验小学 | 毛琼 |
23 | 市域内全面推开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实践策略研究 | 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 杨永辉 |
25 | 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屈 纯 |
26 | 普通高中基础薄弱学校在“三新”背景下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 | 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 刘坤成 |
27 | 新高考与新教材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 翁成福 |
28 | 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 恩施市第二中学 | 洪 珍 |
29 |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整体构架 | 恩施市第一中学 | 陈 蓉 |
30 | 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 恩施市第一中学 | 贺振荆 |
31 | 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研究 |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 王 丽 |
32 |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情境化教学案例研究 | 鹤峰县燕子镇民族中心学校 | 张 松 |
33 | 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 鹤峰县下坪乡民族中心学校 | 丰 琼 |
34 | 初中体育中考考试项目的训练策略研究 | 鹤峰县走马镇民族中心学校 | 李 超 |
35 | 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研究---以鹤峰县铁炉乡为例 | 鹤峰县铁炉乡民族中心学校 | 甘述鑫 |
37 | 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 鹤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刘艳贵 |
40 | 基于课堂问题设置与理答方式的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研究 | 建始县教学研究室 | 胡前军 |
41 | 小学科学探究中对比实验策略研究 | 建始县教学研究室 | 张 剑 |
42 | 提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 | 建始县花坪民族小学 | 潘 飞 |
43 | 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探究 | 建始县教育局 | 杨华兰 |
44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 建始县红岩寺镇中学 | 陈 晶 |
45 | “双减”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 建始县教学研究室 | 徐 菲 |
47 | 寄宿制学校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策略研究 | 建始县茅田乡三岔沟小学 | 周南云 |
50 | 学校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建始县长梁镇长梁初级中学 | 向左群 |
52 | 信息技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 | 建始县民族高级中学 | 胡贻富 |
53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研究 | 建始县民族高级中学 | 伍齐国 |
55 | 家校共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张常敏 |
56 |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与“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 巴东县教育教学 研究室 | 张应华 |
57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巴东县茶店子镇中心小学 | 韦庆菊 |
58 | “双减”背景下新建校课堂教学赋能策略研究 | 巴东县神农中小学 | 谭建华 |
60 | 基于双减教育政策形势下的初中数学目标教学课时作业设计及达标检评研究 | 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 | 张建军 |
61 | 课+X:小学语文学科组研修路径探索 | 巴东县神农中小学 | 向海艳 |
63 |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创新实践研究 | 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 屈定喜 |
64 | 山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 | 巴东明德外国语学校 | 唐明霞 |
65 |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 李智平 |
67 | 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 宋金凤 |
68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 | 巴东县溪丘湾乡中心小学 | 冯家权 |
70 | 山区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德育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 来凤县第一中学 | 杨 玲 |
71 | 提升山区普通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方法研究 | 来凤县高级中学 | 彭丽苹 |
72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多样化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 | 来凤县实验中学 | 钱 琳 |
73 | 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 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 | 刘 婧 |
74 | “五项管理”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初中英语 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课堂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 来凤县翔凤镇接龙中学 | 滕 莉 |
75 |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 来凤县实验小学 | 姚桂菊 |
76 | 土苗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研究 | 来凤县绿水镇茅坝小学 | 黄 靓 |
77 | 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来凤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朱定国 |
78 | 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 | 来凤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李 钊 |
81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在高中理科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 利川市第五中学 | 荣万军 |
82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在高中文科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 利川市第五中学 | 谭 朋 |
83 | 恩施州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 | 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 | 徐艺方 |
84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高中德育的研究 | 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 | 周 英 |
85 | 关于新时代乡镇小学德育发展的趋势研究 | 利川市汪营镇第二小学 | 王艳玲 |
87 | “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共育实践研究 | 利川市都亭第二小学 | 冉瑞礼 |
88 |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和对策研究 | 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希望小学 | 秦绪祥 |
89 | 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 利川市思源实验学校 | 杨秀成 |